我们对自闭症的误解有多深

| 常识篇 |
...
随着医学研究、教育实践以及政策宣传的推动,国内对于自闭症的普及、宣传不断地取得进步。但时至今日,这一领域仍然有许多不确定的事情,各种信息也充斥其中,常常让人真假难辨。焦虑、迷茫的爸妈们稍不小心,可能一踩就是一个“坑”。
为了让我们的自闭症之旅更为顺利,我们需要甄别信息、提高认识,从而减少对它的误解,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向。
01仪器、海豚音、针灸能治好自闭症?
误解
有些爸爸妈妈在得知孩子有自闭症的时候,心里很着急,甚至会采用比较偏门的方法,如仪器治疗、听海豚音、针灸等,以此希望孩子能够得到治愈。
真相
自闭症谱系障碍属于神经发育障碍,它的病因并不明确,目前也没有针对自闭症的特效药。上面提到的这几种方法缺乏事实依据,没有完全经过科学的验证与实践,它们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有待考证。
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撑伞人,我们切忌盲目跟从,病急乱投医。
建议
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出自闭症的病因,但这也并不代表我们束手无策。
因为早期儿童的大脑具有可塑性的特点,当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我们可以通过及时的、正确的干预和教育训练来改善孩子的情况,推动谱系孩子回归正常的发育轨迹。所以,教育训练才是目前最适合孩子的方法。
我们与其把时间、精力和金钱浪费在不确定的事情上,倒不如全身心地投入到正确的事情当中去,抓住孩子成长发育的宝贵时机,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长。
02再等等,孩子大一点就好了?
误解
当孩子出现一些异常的或是落后于同龄人的行为现象时,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别着急,孩子大一点就好了。”
有些人会很坚定地认为孩子就是“贵人语迟”,发育比同龄人慢很正常,等到孩子再长大一些,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了。
真相
自闭症的核心障碍特征会持久地伴随着孩子存在,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因此,“孩子大了就好了”,其实是我们的一种误解。
建议
作为爸爸妈妈,我们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要保持密切关注,孩子一旦表现出了一些异常的行为现象,我们就需要有所行动。
无论孩子是否被确诊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当他的行为表现明显偏离同年龄段的其他儿童时,我们就要对孩子进行教育训练,帮助孩子建立当前年龄阶段该有的能力,不断地缩小他和同龄人之间的差距,使得他能够与同学、朋友和谐相处,顺利地融入校园生活。
03孩子有自闭症,是因为家庭教养不当?
误解
有些爸爸妈妈们常会陷入到自责与内疚中,觉得是因为自己平日顾着工作,疏忽了孩子,或者是怀孕的时候用错了药等,造成孩子得了自闭症。
真相
自闭症虽然病因不明,但目前的科学研究已经可以确定,自闭症与家庭教养不当无关。
建议
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我们首先要学会接纳和拥抱自我。面对节奏被打乱的生活,我们积极调整应对,重新规划生活,给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04自闭症孩子都不说话?
误解
自闭症这个词,有时候容易让人望文生义,认为他们不过就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或者不说话。例如,一些网友在自己情绪低落、不想说话的时候还会调侃自己说:“我自闭了。”
真相
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语言障碍已经不再是诊断自闭症所必须的条件。
因此,谱系孩子不一定都是不说话的,其核心障碍表现是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进行交流方面存在着困难。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很难与人互动交流,这是因为他们在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时候出现了障碍,他们没有办法像我们一样获得常态沟通交流的模式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建议
作为谱系孩子的家长,我们要明确孩子的核心障碍,说话只是交流的一种工具,不说话不等于不会交流,因此我们不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孩子会发音和开口说话上。
我们可以先帮助孩子建立常态的互动交流模式,再教他运用语言工具进行交流。
05孩子需要终身照顾?
误解
一些爸妈认为自闭症孩子因为自身能力不足,因此需要的是终身照顾,一想到孩子的未来就发愁。
真相
从孩子发展的角度来说,虽然自闭症在病理上不可逆转,但是他依然具有学习的诸多潜力,他的行为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得到提高和改善的。
我们应该给孩子这个机会去成长,学会独立。
建议
孩子需要的其实并不是终身照顾,而是终身学习与支援。我们可以转变教养观念,在日常的吃、喝、拉、撒、睡的生活中,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打理、养成有序的生活习惯;
我们还可以静下心来多和孩子交流、互动,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让孩子长出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一点一点地浇灌孩子,让孩子从一棵小小树苗慢慢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使得他能够独立、自主地面对生活的阳光和风雨,在少量的支持下过好自己的日子。
400-600-5208
请您留言

然和教育
400-600-5208

感谢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关闭提交

可以介绍下你们的产品么?

你们是怎么收费的呢?

现在有优惠活动么?

在线咨询